欢迎访问西安工程大学前沿技术融合办公室网站!

第一届“一可杯”纱线艺术设计大赛征集公告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温州一可鞋服辅料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石狮研究院

二、主题及宗旨

一直以来,缝纫线在人们的印象中,是起到缝合、固定的作用,但随着新一代缝纫线的崛起,缝纫线作为设计新元素的地位已经确立,很多鞋服设计对缝纫线这一元素运用已经越来越多,细节之处体现精致。

因此,本次大赛以“缝纫线”为设计元素。

培育纺织行业创意设计新生力量,引导新生代设计师将时尚创意与市场应用相结合,挑战创意极限,激发设计创造力。

三、大赛的目的

推动企业与院校在艺术时尚领域的交流;发现服装行业设计新星人才。将纺织服装设计类高校及设计机构的创新资源与纺织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和互补,力求搭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沟通平台,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与实际应用,促进设计成果实现产业化,提升中国纺织行业的时尚竞争力。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一可杯”设计大赛希望我校更多的优秀设计人才能够参与进来,通过学生对缝纫线的理解与展示,让更多人了解辅料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最终为行业的品牌文化提供无形的价值,为在今后市场的发展中创造更好的商机。

四、大赛组委会

主 任:潘一可(一可线业总经理)

副主任:吕 钊(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陕西省2011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 副主任)

郭可义(陕西省2011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 对外

合作部 部长)

委 员:田宝华(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服装与艺术设计系 主任)

王教庆(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产品设计

系主任)

袁 燕(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针织服装艺术设计系 主任)

严 慧(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造型艺

术系 主任)

联系人:田呈呈15877326840

翟 恬13991982661

五、参赛人员

参赛人员为西安工程大学有设计爱好的在校大学生。

六、参赛形式

(一)参赛作品内容

缝纫线作为一种纺织服装辅料,顾名思义就是辅助、搭配整体的服装及产品设计,但辅料却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同服装、产品种类的特性会对辅料有不同的需求。本次设计大赛的要求为:

第一类:以缝纫线为设计和创作元素的服装、服饰设计;

第二类:以缝纫线为设计和创作元素的产品设计;

第三类:以缝纫线为设计和创作元素的纤维艺术设计作品。

(二)大赛形式

静态展示

(三)媒体支持

1.电视媒体支持:

2.报刊媒体支持:

3.网站支持:

七、奖项设置

金 奖1名 奖金、颁发奖杯、证书

银 奖2名 奖金、颁发奖杯、证书

铜 奖3名 奖金、颁发奖杯、证书

优秀奖10名 奖金、颁发证书

八、参赛方式

1.登陆http://xietong.xpu.edu.cn/下载并填写报名表格。

2.参赛者须于2015年7月8日之前提交报名表以及作品图片,电子版提交至xpussyjy@163.com邮箱(承诺书需签字扫描),纸质版送至西安工程大学金花校区 科二楼101室 协同创新中心。

作品图片要求为:A3大小,电子版为JPG格式。图片内容包括:服装服饰、产品、纤维艺术作品效果图(注明作品尺寸),设计说明,并附作品制作的工艺说明或设计小样。

3.待大赛组委会将作品于7月10日前初稿审核完后,根据入围参赛作品对缝纫线的要求提供相应缝纫线材料,用以选手制作实物。

初审通过的参赛作品于2015年8月22日前将实物送交至大赛组委会,逾期不予受理。报送地点:西安工程大学金花校区科二楼101室协同创新中心。

九、评选标准及原则

(一)评选标准

1、创新因素:作品需体现创意创新性,体现参赛者的想象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总分30%)。

2、技术因素:(占20%)。

3、审美因素:参赛者需要在作品中体现对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审美思考(占30%)。

4、表现因素:作品应充分表现参赛者的设计意图(占20%)。

(二)评选原则

评审委员会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十、知识产权及相关事项

(一)参赛作品应为原创性设计,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二)符合《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的优秀参赛作品,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申请专利并给与费用资助。

(三)自选类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属按有关规定处理,请各学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审查后,在参赛报名表“申请专利的权利人”栏目中予以明确,发明人为作者,专利所有权第一归属权为学校,第二归属权为企业。

(四)参赛作品不予退还。

十一、大赛评审

参赛作品经组委会办公室初审后,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于2015年9月公布,并适时举行颁奖仪式。